美國的多本設計規(guī)范已經能夠滿足高烈度區(qū)預制預埋哈芬槽混凝土結構的設計要求,新新的國家地區(qū)減災計劃規(guī)范(national earthquake丨h(huán)azards reduction program,簡稱 NEHRP) (2009 版)代表了從 20世紀80年代以來所有努力的高水平,之后的國際建筑規(guī)范(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)等關于抗震的設計條款均以此為基礎。如圖1-4所示的 2001年竣工的舊金山39層高層為北美高烈度地震區(qū)高的預應力預制預埋哈芬槽混凝土框架結構。

哈芬槽支架
日本
日本的裝配式預埋哈芬槽混凝土建筑從20世紀50年代以后持續(xù)發(fā)展?先后開發(fā)了預制板住宅、壁式預制構件住宅。20
世紀90年代初,日本和美國共同研究的預制埋哈芬槽抗震結構體系等項目?研究開發(fā)了各種各樣的工法,確立了現代預制工法,并逐步被廣泛應用于體育場、立體停車庫、物流倉庫及超高層預制公共住宅的建設。日本借鑒了歐洲的成功經驗,結合等同現澆的要求,在預制結構體系整體性抗震等設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,如圖為日本2008年建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兩棟58層裝配式結構。